开州政协委员一次“说走就走”的履职调研



文/刘登平 图/吴小莲

1月17日早上8.30时,开州区政协工商联界委员赴天星村调研乡村振兴的车辆提前到位,工商联界的唐修彬、唐顺全、王宗胜等委员来了,经济界的张海生、肖必周、彭稀等委员来了,农业界陈林委员也来了,中共界的吴朝泽委员来了,文艺界的刘登平委员来了。区政协工商联界倡议的调研行动,吸引了来自其它四个界别的委员主动来了。这是开州两会后,区政协委员踊跃履职的一幕。

委员“蹭热度”踊跃履职



时间回放到1月13日,也就是开州两会闭幕后的第二天。一大早,工商联界政协委员唐修彬、唐顺全、王宗胜等不约而同来到区政协经济委主任周光柱办公室,分享他们参加今年两会的感想和体会、畅谈如何展现新一届委员新样子的打算。“趁两会参政议政激情还在燃烧,热情还在涌动,建议工商联界委员蹭一下两会参政议政的热度,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调研。”区政协工商联界委员唐修彬提议说。王宗胜马上回应说:“我支持这个提议,立说立行,建议下周就去中和镇天星村调研乡村振兴推进情况,我比较熟悉这个村,我来给大家当向导。”文艺界委员刘登平插话说:“选择天星村有意义,正好与大庆精神那句名言‘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中的关键词吻合,两会时大家参政议政热情似火,闭幕后一个委员一面旗,一名委员一颗星,个个献智出力,人人闪亮发光,很有示范引领作用。” 周光柱果断地说“马上就办,就定在下周,我来做调研工作方案,请大家积极参与。”这便出现了上面政协委员积极参加调研、踊跃参与履职的一幕。

委员建言“掏心窝”

有学者总结说“政协委员一定要有两次冲动,一次是说走就走的履职,一次是敢于讲真话的发言。” 17日上午10时,调研车辆抵达天星村居民聚居点,调研组一行20余人在村支部书记陈勇、区国税局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罗兴亚的陪同下,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家院坝,详细了解乡村振兴推进情况,以及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规划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在晚熟青脆李基地,委员们边问边思考,张海生委员首先提问“这个青脆李的品牌名字叫什么?”陈勇回答说“还没有命名,就叫晚熟青脆李。”张海生委员说“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没有文化的产品是没有灵魂的,有文化的产品才能产生更高的附加值,才能走俏市场,全区生产青脆李的村、社不亚于50个。”“建议村支两委拿出决心和魄力,在品质提升、品牌培育上下狠功夫,让晚熟青脆李成为产业兴旺的摇钱树。”谈到农业特色发展,尝到文化为农业赋能甜头的农旅企业家张海生委员建议说。



在村民王光和家院坝,来自农业界的陈林委员直接给驻村工作队的第一书记罗兴亚提出建议:“产业发展不能贪多求全,这个也想做、那个也想做,到最后很有可能什么也做不好。建议集中力量,因地制宜,做精做强一两个特色品牌,比如蔬菜之王的高山大白菜就很有市场前景,建议锁定目标,久久为功,打造差异化优势品牌”区政协委员、餐饮协会会长唐修彬委员接过话茬:“我赞成这个观点,高山大白菜很适合天星村种植发展,市场,潜力大,竞争优势强,很容易形成品牌效应,我们餐饮协会就很喜欢这样的的农产品 。”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曾在中和镇工作过的刘登平委员发言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天星村出去的人多,回来的少,出去当干部、做学问、办企业的人也很多。这些人有知识、有人脉、有能力,也有家乡观念和乡愁情结,愿意为家乡发展做点事。建议村支两委做一个调查摸底,加强联系和沟通,打好感情牌和乡愁牌,真挚邀请乡贤们回来共谋共建家园。”

座谈会上,委员们针对天星村的产业发展瓶颈,围绕天星村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探讨,积极建言献策。吴朝泽委员针对农产品品牌打造难问题,重点从产品品质、品牌培育、产品营销三个方面进行了献策支招。

“工商联界政协委员中间,有很多是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主动参与乡村振兴调研,一是可以用企业家的眼光,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二是看是否有合适的项目,大家共同出力,为农村产业振兴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王宗胜委员说。


责任编辑:刘佳妮
分享至:

相关新闻

华网追踪标签: